生物技術領域內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
生物技術,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自然科學領域中涵蓋范圍最廣的學科之一。生物技術目前被世界各國普遍視為一種高新技術,它對于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食品短缺、健康、環境及國...……
生物技術,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自然科學領域中涵蓋范圍最廣的學科之一。生物技術目前被世界各國普遍視為一種高新技術,它對于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解決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食品短缺、健康、環境及國家的經濟發展等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生物技術領域內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生物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表現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其研究成果將極大地改變并推動人類社會的進程。有關生物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已在不同領域內獲得了明顯的成績。
在分子水平上,主要是圍繞基因信息的基因組、功能基因組、蛋白質組等項目的研究進展迅速。當前人類基因組測序已完成,得到了涵蓋99%人類染色體組的圖譜,對人類基因組圖譜的認識更為精確。生物基因組研究取得巨大進展,對病原體導致疾病侵襲的基因、毒力基因、毒素基因等的研究給予了極大的推動。部分基因的功能及調控研究已較為深入,對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病原體及其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在全球范圍內,蛋白質組的研究已啟動了7個項目,即美國牽頭的人類血漿蛋白質組計劃、中國牽頭的人類肝臟蛋白質組計劃和德國牽頭的腦蛋白質組計劃等,這些研究取得的巨大進展有力地促進了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進展。
生物技術的發展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毫無疑問,生物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福祉,但是,生物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極大地造福人類,但是也隱含著誤用、濫用和謬用造成危害的一面,從而對國家的安全帶來危害。
一是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特別是遺傳工程的迅速進步,為人類改造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得人們對疾病防控的難度大大增加。目前人類對多數病毒、細菌的基因操縱技術日益完善,可以很隨意地改造病原體的抗原性、感染特異性和毒性等,從而給偵檢治療帶來極大的困難;在今天,將微生物毒力、侵襲力、致病力、抗原性基因進行改造與重組,幾乎是任何微生物實驗室都能做的常規工作。近20年,新發傳染病在世界上不斷出現,這其中也不排除部分是人為研制的病原體。
二是“人造生物”的出現使人類面臨著新的威脅。人類和多數烈性病原體的基因組測序已完成,目前已完成基因組測序的病原微生物數量正在迅速增多,已完成多達180種細菌、古細菌及1000余種病毒基因組測序。人類的基因序列成了可共享的公共數據;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使人類針對特定的調控環節設計新的病原體成為可能。
2001年,澳大利亞在應用遺傳工程技術研制鼠絕育疫苗時,意外發現,將白細胞介素?4基因插入鼠痘病毒后,可以導致60%以上的鼠死亡;美國科學家重復了該實驗,通過改進,可以使100%的受試動物死亡??梢韵胂?,如果用同樣的技術途徑改造與之類似的可感染人的痘病毒或猴痘病毒,或通過基因工程改造,使鼠痘病毒感染人,這類新病原體一旦泄漏或被恐怖分子使用,新型的、無可預防的“天花”就會暴發,人類將面臨重大的劫難。
三是種族特異性基因武器所造成的潛在危害。隨著基因組測序的完成,雖然人們未能發現人種特異性基因,但是,通過人類基因組基因序列不到1%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研究,發現某些SNPs在特定人種中出現的頻率遠高于其它人種。這種差異有可能成為種族特異性基因武器的作用靶點。
毫無疑問,生物技術已成為21世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及參與國際競爭實力的重要標志,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重視。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實施,雖然說是全世界精誠合作的成果,但圍繞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以及功能基因知識產權的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在反生物恐怖方面,各國雖均給予積極的配合和支持,但其中所涉及到的生物制劑、技術、材料與裝備等,各國也加以嚴格的限制,有關生物恐怖相關病原的信息等也難以從公開渠道獲得。因此可以預見,在國際生物技術領域各國的合作將越來越密切,但同時面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